窃取国资、包养情妇、转移资产, 价值千亿国民企业早已被美国控股

  • 2025-08-04 17:54:49
  • 612

文 | 文过饰非

前言

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对老父亲充满了抱怨和不满。

这次上演的父子反目成仇的戏码竟然是来自家喻户晓的双汇公司。

父亲把自己辛苦创建的商业帝国交给了儿子,儿子竟然开始猛曝父亲的黑料,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儿子公布父亲的“罪证”

双汇的前身其实是漯河肉联厂,1984年,万隆当选漯河肉联厂的厂长。

那个时候的漯河肉联厂已经快要倒闭了,但是在万隆接手后,一直亏损的厂子竟然起死回生。

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猪肉加工厂,也就是现在的双汇。

接下来万隆竟然做了一件事,也就是从这这件事开始他们父子开始出现矛盾。

2013年,他花天价71亿美金收购美国最大猪肉厂,当时很多人反对,但他一意孤行。

后来确实靠便宜的美国猪肉在中国赚了钱,这更让他觉得:老子永远是对的。

儿子万洪建偏偏是那个敢说不的人!

他觉得,花那么多钱买个美国公司不值当,不如把钱投在中国人爱吃的中餐上,比如卤味,想想现在满大街的卤味店多火。

他早看到这商机了,可惜,在他爹眼里,这就是眼光短浅、格局太小,更是挑战自己的权威。

父子俩根本说不到一块去,2019年一次关键会议上,儿子直接顶撞老爹:“美国货方向错了!该搞中式产品!”这话彻底把老爹惹毛了,父子关系降到冰点。

这不仅是生意之争,更是权力之争。

2021年,万洪建写下一篇很长的文章,把万隆的所有秘密都公之于众。

他控诉万隆有四宗罪:

偷税漏税:赚大钱不老实交税。

洗钱操作:钱来路不明,洗白。

化公为私:把国家的厂子,巧取豪夺变成自己家的。

包养情妇:和一个女秘书(沈瑞芳)姘居20年。

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后才明白原来除了明面上的吵,暗地里还有大问题,钱。

那位把哥哥赶出门的女秘书沈瑞芳,成了关键人物。

她比万隆小40岁,哥哥弟弟都明白,老爹百年之后,这位后妈很可能啥也捞不着。

她要自保,最好的办法就是趁老爹还在,把尽可能多的钱转到国外去。

万洪建看到沈瑞芳就来气,这个女人和父亲在香港一起生活了快20年,自己的母亲却自己留在漯河。

就这沈瑞芳还不满足,现在竟然想把万洪建这个双汇未来的接班人也扫地出门。

现在在父亲还在世,她就敢如此放肆,那以后就更嚣张了。

忍无可忍的万洪建把父亲的所有黑料都曝光了。

最关键的是双汇原来可是正经的国企,后来怎么落到美国公司手里了?

双汇是怎么变成“美国公司”的

简单说就是玩了一手“乾坤大挪移”。

政策不让直接变私企,那就找“帮手”来帮忙,万隆找来美国高盛和鼎辉两大财团。

先把双汇100%卖给这些外国财团,双汇就变成外企了。

然后,管理层再把自己手里的股份卖给这些外国人。

最后,通过一系列复杂操作在香港弄了个叫“万洲国际”的公司,控制权又神奇地回到了万隆管理层手里。

这波操作,不仅让管理层成了大老板,还让那些外国财团后来成功套现了200多亿港币走人。

所以现在,虽然双汇发展在中国运营,资产几百亿,但它的“大老板”实际上是一家被美国资本控制的境外公司,就是罗特克斯控股万州国际,万州国际控股双汇发展。

这也是儿子万洪建最愤怒的点之一,他觉得家业被外国人拿走了。

哥哥万洪建爆料家丑,真就为了出口气?可能没那么简单。

在老爹绝对权威下,内部反对转移资产根本没用。

眼看家底要被搬空,特别是老爹身边那位“沈秘书”可能推动了这件事。

哥哥可能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事情闹大,闹到天下皆知,引来媒体和监管部门的眼睛,才能打断转移资产的计划。

他看似丢了“太子”位,输得惨,但也许用这种“鱼死网破”的方式,保住了双汇这块“肉”没被完全搬走。

闹得沸沸扬扬的双汇“太子”举报“太上皇”的大戏,最终以弟弟万宏伟在2024年正式接棒老爹万隆,成为万洲国际的新董事长落下帷幕。

表面上看,这场权力交接清晰明了:公然挑战父亲的哥哥万洪建在2021年爆料后,被火速革除所有职务,彻底出局。

公告直接指责万洪建的指控“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

而此前低调、曝光度极低的弟弟万宏伟,则被立即提拔为执行董事兼副主席,并在几年后平稳过渡至最高位。

这像极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哥哥冲锋在前摔得粉碎,弟弟不声不响捡了大便宜。

但真的只是“捡漏”这么简单吗? 事情没这么单纯。

哥哥万洪建在他那篇轰动性爆料文章中,就语带深意地提到:“...那个一向以‘温良恭俭’形象示人,仿佛置身事外的次子万宏伟...更有可能,他从一开始,就是万氏兄弟留下的最后一张底牌。”

无论真相如何,这场内斗的惨痛代价是实实在在的。

为何现在这件旧事被重提,冰冷的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近期,一则沉重财经新闻刷屏:双汇发展的市值正式跌破了1000亿人民币大关。

这距离其高峰时期跌去了 数百亿 市值,暴跌超40%。

这个数字,像一盆冰水浇下,无情地映射出这场豪门宫斗的“后遗症”。

无论弟弟上台是“捡漏”的运气,还是深谋远虑的“底牌”,无论兄弟是否“唱双簧”。

一个无法否认的残酷事实是:这场闹剧最后受影响的依旧是企业,失去了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信任。

2021-08-18 中华网财经 万洪建曝光父亲万隆四宗罪 万洲国际回应: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

2024-03-29 新浪财经跌破千亿大关,双汇为何突然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