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起飞”众生相: 90后喊朋友加仓, 银行客户经理忙推产品

  • 2025-07-25 23:41:13
  • 710

“我觉得牛市真的来了,建议你们都配置点,重点是‘别踏空’。”股市行情起飞已点燃投资热情,一位90后股民忍不住喊身边朋友加仓。

7月9日,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整数关口,并在7月23日、24日接连攀升至3600点。7月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近1.6万亿元,并于日前一度逼近2万亿元。

股市的热情迅速蔓延,街头巷尾讨论股票和基金的人越来越多,而朋友圈里分享个人收益并提醒朋友不要“踏空”的动态也日益频繁。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各大券商在近期策略观点中不乏乐观态度并提及“牛市”两字。

滦海资本董事长高凤勇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国家队作为整个乐队的大提琴,会很稳地给大家定好调。但是,凌厉的行情更多地反复再现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低轨深海经济、新消费等多个领域。“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虽说长期看股市表现乐观,但是如果一直追高板块和概念轮动,那钱特别难赚,可能还会屡屡亏损。”

股市飘红点燃“炒股大军”,有散户称账户13连涨

“我的账户连续13天飘红了,这个月投资赚了5000元左右,年内接近一万了。”上述90后股民一边向朋友炫耀战绩,一边提醒“别踏空”。

股市持续飘红,市场谈论的消息迅速席卷私域小群以及朋友圈,不少投资者秀出自己的战绩。也有投资者感叹,虽然大盘在涨,但账户盈利还在下跌过程中。

一位已退休的女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6月进入股市,起初只想用1000块钱“小试牛刀”,后来逐渐加仓到6000元,看到收益也有了进一步加仓想法,“目前已经赚了近1000元了。”

不过,当贝壳财经记者问及入手什么股票时,她表示,自己主要购买App首页推荐的个股,跌了就买,上涨盈利一两百左右就抛。

60后袁女士日前也频繁买卖股票“淘金”。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此前已有多年炒股经验,整体来看小赚但并不多。“最近我刚买了点券商股,结果我一卖就涨,还有一只ST股票,近日总是尾盘拉升并涨停,但我早晨刚买完就跌了。”

连日来,随着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500、3600点整数关口。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自2024年初以来第九次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出A股投资者的热情和活力。上交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1260万户,较2024年上半年开户数949万户增长32.77%。A股投资者总数已超2.4亿大关。

大江洪流董事长姜昧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股市强势突破3600点不仅是数字的跨越,更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与潜力的有力证明。“如今,中国资产正在重新定价,股市突破3600点只是开端。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中国资产被大幅度低估的现实都表明本轮股市上行是一轮长周期底部的确认和修正,牛市刚刚启动。”

银行客户经理有点忙,券商高喊“牛市”

市场情绪升温,机构从业人员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贝壳财经记者以普通投资者身份咨询时,多位银行客户经理话语间透露出忙碌:近期股市利好信息较多,股市日渐活跃,前来咨询的投资者明显增多。

一番咨询,银行客户经理都向贝壳财经记者推荐了固收+产品。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现在已经到压力位了,不太建议购买偏股类产品,可以购买点固收+产品,其中包含有权益部分,兼顾债市和股市,做风险分散。

谈及目前投资应谨慎还是乐观时,个别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经济目前处于美林周期复苏阶段的初期,但是不排除受境内外影响较大,所以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一位老牌投顾机构从业人员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客户增长整体不错。事实上,自去年9月开始,公司数据一直向好,根据测算,同比增长有望达20%-30%。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进入下半年,多家券商公开预言“牛市”。信达证券中期策略报告指出,当下市场具备政策和流动性驱动牛市的条件。申万宏源在7月中旬策略周报中也表示,牛市氛围显现。华创证券也于同期指出,伴随着全A等权已突破15年历史新高,微盘/2000/偏股基金指数均已超过上年10月8日高点,已标志牛市事实上的成立。广发策略团队展望三季度,认为市场再次到了检验牛市思维成色的关键时刻。

天朗资产总经理陈建德称,近期A股市场走势比预期的会更强一些,最近两个星期时间,上证指数连续突破了3500点和3600点的整数关口,并且放量只是温和的放大,说明市场整体走势仍然比较健康。

下半年行情或继续演绎,散户投资要提防公司业绩“爆雷”

在股市不断攀升之际,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报陆续出炉。

截至目前已有超1500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其中,超四成披露业绩预喜(实现扭亏、预增和略增),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这也为股市的攀升奠定了基础。

谈及下半年趋势时,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维持对中国整体股市的乐观看法,并认为“逢低买入”有较强支撑,因为估值具有吸引力,可能会吸引南向资金流入和潜在海外资金流入。

在他看来,进一步大幅抬升估值的催化剂可能需要来自几个因素,包括“反内卷”行动如何展开;新创新,尤其是AI方面的创新(如DeepSeek模型的新迭代);政府在四季度应对经济复苏的政策。

“客观来讲,7月份这段时间的走势会比预期来得更强一点。”陈建德对于后市维持结构性慢牛的趋势判断。核心逻辑包括中美经贸关系预期向好,市场对经济的预期逐渐好转。特别是无风险收益率低,会驱使更多资金从理财资金、存款市场,逐渐往A股市场转移。

对于个人投资者入市,陈建德认为,短期内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期即将来临,或许会有一些公司的业绩不如预期。在此情况下,要特别关注前段时间涨幅比较高,业绩可能低于预期并且估值比较贵的一些个股的调整风险,以及中小微市值标的业绩不如预期后的调整风险。总体上,市场仍然是维持一个震荡上行的结构性慢牛格局。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则表示,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临近,稳增长政策聚焦下的科技创新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政策刺激,或将提升市场未来预期。而短期的交易结构变化带来脆弱性提升,股指相对分位数中位偏高。红利股和中小盘股的极致发展,给一些个股带来拥挤,近期已有抛盘迹象出现。同时,外部事件扰动因素还在,看待市场保持谨慎乐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胡萌编辑王进雨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