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经济半年报:以“新”破局 以“韧”致远
- 2025-07-28 08:59:53
- 737
继中国经济半年报之后,上海经济半年报今天火热出炉,新动能全面发力,信息服务业表现亮眼。上半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2.6万亿元,同比增长5.1%。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外部环境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大增9.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增速都超过了10%。
在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中,信息服务业成为引领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增14.6%。受益于高性能芯片市场需求增多、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等因素,今年前五月,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
在普陀区桃浦镇,这家通信设备企业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组装新一批机柜。入驻园区30年,这家“老”企业,正迎来“新”动能,现在的主营业务是为数据中心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数据机柜,并为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
今年上半年,企业的营业额高达1.2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面对国内近几年蓬勃的数字产业发展,这家企业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同时受益于提前布局,在出口业务上也实现突破。
艾佩达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沙峰说,因为数据中心、算力中心这样的布局在中国和全球都有很高的需求,他们紧跟新能源行业光储充的布局,可以和合作伙伴共同“出海”。
企业有收入,就会为实体经济创造新内需,也就是投资。这家企业正在向外扩张,一公里外,新厂房预计8月建成,准备迎接后续新产品的投产。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上,都能新旧动能的转换的身影。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重”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最快,将近20%。
消费方面,一系列消费活动和以旧换新政策发力,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1.7%,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态势。
消费回暖的背后,“新消费”依然是重点。不断涌现的首店新店,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更新,直接带动社会消费额超过540亿元,家具、计算机等零售额大涨。这些因素一起,给上海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说,上海在拉动消费上出台了很多政策,对供需两端都投入“真金白银”、力度空前。市场如何回应,还是要看居民收入水平。目前上海人均收入位居全国第一,背后的消费潜力非常大。
“三驾马车”里的出口,数据也特别亮眼。上半年,上海全市出口大增11.1%。在全球外贸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一季度上海进出口增速曾出现负值。不过,经过二季度的稳外贸、拓市场,上海外贸顶住了压力,二季度实现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达到历史同期之最,且同比增长7.2%,创下近八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二季度外贸逆势回升的原因,新动能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上半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2400亿元,约占全市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的占比也都在10%以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工业转型,为上海增添了更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能。
东方证券期货衍生品研究院宏观高级分析师王培丞分析称,“对等关税”一旦缓和,中国出口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反弹,最典型的就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这些都是上海的强项。今年全国范围内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集中爆发,显现出高增长,上海在这些领域有引领、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上海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最亮眼的特点,就是“创新引领,韧性增强”。三大先导产业产值猛增9%,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新型绿色产品供给成倍扩大……正是因为新质生产力挑起了大梁,才让上海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多了一份底气。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转正,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达到23.6%,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增长接近40%……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持续显现的政策效应和不断增强的市场活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正以“新”破局,以“韧”致远,用实干创造实绩,用实绩提振信心,努力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为高质量增长积攒更持久的动力。而这,也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破浪前行的真实写照。